阿勒泰新聞網訊(阿勒泰日報實習記者 努爾孜拉·金恩斯)“以前去縣城取快遞,要跑幾十公里;后來去鄉里取快遞,也得跑幾公里?,F在我在家門口就能拿到快遞,方便多了?!?月27日,布爾津縣也格孜托別鄉闊斯阿爾阿勒村村民古班·俄肯說,“現在我們家的生活用品大部分是從網上買的,方便又省錢?!?/p>
快遞進村,看似一小步,卻是農牧民群眾通往美好生活的一大步。近年來,地區堅持“黨建引領、全局謀劃、因地制宜”的原則,依托村級黨群服務中心,按照“有場地、有人員、有貨架、有標識、有運輸代運服務”標準,全覆蓋建設農村郵政快遞服務站465個,形成了“鄉鄉有網點、村村直通郵”快遞網絡格局。
卸貨、分揀包裹、掃描裝車、派送,這是喀納斯景區禾木哈納斯蒙古族鄉郵政所投遞員木哈買提別克·木哈買提哈力每天的工作。投遞快遞中,因禾木哈納斯蒙古族鄉牧民居住分散,木哈買提別克有時找不到牧民居住地,這時,各村“兩委”干部和“訪惠聚”駐村工作隊隊員總會和他一起為牧民送快遞。
為提供優質郵政快遞服務,地區推行1名“訪惠聚”駐村工作隊隊員、1名村干部兼職“村郵政服務站”AB崗投遞員工作機制,按照“分類整理、及時通知、精準派送”三步工作法,由兼職投遞員負責對當日送達的快遞按照片區進行分類整理、登記,通過發送短信、微信等方式告知群眾快遞轉寄情況,并指派片區聯戶長、村民小組長及時、精準派送到戶,確保派送工作安全有序。
“以前瓜農們打包好瓜果,得到鄉里郵寄,來回費時費力?,F在,農村郵政快遞服務站工作人員在田間地頭就能將把瓜果打包寄出,省時又省心,瓜農們的致富信心更足了?!辈紶柦蚩h窩依莫克鎮托庫木特村黨支部書記馬紅剛說。
“自從村里有了郵政快遞服務站,我家自產的奶疙瘩、馓子也有了銷路?!惫秃涌h加依勒瑪鄉塔勒德村村民巴合提汗·蒙古勒別克介紹說,“村黨支部還幫助我們‘訂單式’銷售蜂蜜、奶酪、牛羊肉等農副產品,增加了我們的收入?!?/p>
物流暢,產業興,農村旺。地區積極引導郵政快遞與電子商務、直播帶貨深度合作,采取“黨建+合作社+郵政快遞服務站”“黨建+電子商超+郵政快遞服務站”“黨建+直播帶貨+郵政快遞服務站”等新模式,通過下鄉進村“尋找包裹”“制造快件”,帶動牛羊肉、冷水魚、駝奶粉、玉石等20種農特產品進城,實現了農副產品一站直達,讓農牧民在家門口就能“淘金”,拓寬了增收致富渠道。
據了解,自“快遞進村”工程實施以來,阿勒泰郵政累計投遞郵件(快件)96.9萬件,其中,農村地區寄出郵件(快件)10.2萬件,帶動增加農業總產值4410萬元,帶動就業916人,有效激發了農村經濟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