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融媒大連線】
連線主持人: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 夏青
截至3月31日,新疆電網全網總裝機容量達到1.075億千瓦,同比增長3.39%,其中新能源裝機容量3720.6萬千瓦,占總裝機容量的34.61%,新能源裝機規模位居西北第一。
近年來,新疆把發展清潔綠色低碳能源作為能源結構調整的主攻方向,加快推進光伏發電等新能源項目建設,加大清潔能源開發利用力度,有效降低碳排放,促進綠色經濟發展。讓我們連線各地看看號稱“小太陽”的光伏發電都帶來了哪些變化。
片片“鏡子”聚能源
連線人:阿克蘇地區融媒體中心張婧鄒聞佳鑫
4月2日,在烏什縣光伏產業園內,一排排光伏板整齊地排列著,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維檢人員背著工具包,穿行在光伏板、逆變器間檢修,片片“鏡子”將太陽能轉化成電能。
烏什縣光熱資源豐富,是建設大型光伏電站的理想之地。烏什縣光伏產業園應運而生,落戶烏什縣阿合雅鎮。目前,光伏產業園已建成2座光伏電站,配建1座220千伏升壓匯集站,年發電量達1.8億千瓦時。
“光伏發電安全可靠、無噪聲、無污染排放,是一種新型、具有廣闊發展前景的清潔能源。光伏發電之外,我們還緊緊圍繞生態修復、土地整治與生態保護進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實現多種產業融合發展?!睘跏部h發改委黨組書記、副主任丁永利說。
目前,烏什縣光伏產業園正大力發展農光互補產業,既能產生發電效益,又能為農作物、食用菌、畜牧養殖提供適宜的生長環境,讓農業和新能源產業同步發展、深度融合,以此創造更好的經濟、社會效益,打造農光互補示范園區。
針對光伏產業園發展農光互補、牧光互補等“光伏+產業”用水難題,烏什縣正加強與有關部門的溝通對接,積極謀劃了烏什縣紅山調蓄水池建設項目,計劃總投資5.9億元,總庫容990萬立方米。
目前,烏什縣紅山調蓄水池建設項目已完成可研編制和設計招標。項目建成后在有效解決光伏產業園發展農光互補、牧光互補等“光伏+產業”用水問題的同時,對促進周邊鄉鎮農業產業發展意義重大。
“烏什縣將清潔能源作為綠色低碳轉型、實現‘雙碳’目標和培育新型支柱產業的關鍵,充分利用閑置土地,大力推進光伏發電等清潔能源產業發展,擺脫對傳統能源的過度依賴,讓清潔能源產業成為縣域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倍∮览f。
項目落地群眾受益
連線人:托里縣融媒體中心馬小桐
4月的托里縣乍暖還寒,縣域內11座光伏電站在陽光的照射下持續穩定地發著電,為當地群眾增收注入持久動能。
近日,托里縣與英利能源(中國)有限公司就托里縣光伏綜合開發利用項目簽訂了框架合作協議,簽約金額140億元。該項目計劃在托里縣廟爾溝鎮租用8萬畝土地作為光伏發電新能源基地,建設3000兆瓦規模的光伏發電廠及其配套設施。項目建成投產后,每年土地租賃收益600萬元以上,可以解決當地近400人就業。
托里縣11座光伏電站總裝機容量10.109兆瓦,于2019年6月全部并網發電。國網塔城供電公司將并網后的上網電量按國家法定電價進行收購,收購后的全部資金用于縣內22個村公益性崗位的工資發放。截至目前,上網電量累計3610萬千瓦時。
2020年以來,托里縣充分利用光伏項目,開發設置村級光伏公益性崗位670個,當地村民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成為收入穩定的“上班族”。
托里縣多拉特鄉吉也克村的加德拉·特力克就是光伏項目的受益者。加德拉2020年畢業后回到村里,就業于公益性崗位——圖書管理員,每月能拿到2200元工資。
“2021年,吉也克村光伏收益達53萬元,預計今年還有45萬元的收益。我們利用光伏收益在村內設置各類公益性崗位,實行動態管理,促進群眾持續增收?!蓖欣锟h委辦公室駐吉也克村“訪惠聚”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哈拿提·博拉特說。
產業規模不斷壯大
連線人:哈密市融媒體中心邢寶玉田玉
4月2日,在哈密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石城子光伏產業園區內,多晶硅光伏電板、聚光光伏電板在戈壁灘上鱗次櫛比,分外壯觀,這些光伏電板源源不斷地把清潔電力送往千家萬戶。
每天,華電新疆發電有限公司新能源分公司石城子光伏電站站長安波都會和同事穿梭在光伏板間,檢查、登記光伏板運行情況,讓他高興的是,今年電站所發的電能,市場消納能力創歷史新高,產生了穩定可觀的經濟效益。
“為了能夠順利完成疆電外送任務,我們加大智能化技術改造和安全生產管理力度,不斷提高光伏電站的運行質量,現在月發電量在300多萬千瓦時?!卑膊ㄗ院赖卣f。
石城子光伏產業園占地35平方公里,是新疆最大的光伏園區之一,目前已有21家企業入駐,總裝機容量達82萬千瓦。
當日,在哈密天山換流站內,工作人員正將來自石城子光伏產業園的光電、周邊的風電以及配套的煤電進行組合,送往華中電網,單日最高輸送功率達600萬千瓦,其中新能源所占比例超過了40%。
近年來,哈密圍繞“疆電外送”和資源轉換戰略實施,不斷提升“疆電外送”通道的利用效率,促進外送電量穩步增長。今年一季度,哈密至鄭州±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實現外送電量年內首超100億千瓦時,達到114億千瓦時。
“哈密天山換流站投運以來,累計實現外送電量超2700億千瓦時,相當于少燃燒標準煤約800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21000萬噸、二氧化硫68萬噸、氮氧化物58萬噸,助力了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惫芴焐綋Q流站站長尋傳寶說。
哈密至鄭州±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是我國自主設計、制造和建設的直流輸電大動脈,是國內首個“雙八百”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是國家實施“疆電外送”的重要樞紐工程。為了更好服務于哈密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和百萬千瓦級光伏基地新能源外送,去年7月,工程輸送功率從360萬千瓦首次提升至600萬千瓦運行。同時在精益化檢修、智能化運維、信息化支撐等方面進行探索,大力推進智能機器人代人、全自動巡檢系統、消防自動化系統等項目建設,不斷優化檢修作業時間,降低對疆電外送工作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