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大數據就是:以容量大、類型多、應用價值高為主要特征的數據集合。時代在飛速向前發展,必然需要一種更加高效、快捷的預判方式與之合拍。那種“路有喘牛宰相不安”的樸素判斷方法,雖然人情味滿滿,但也很容易造成研判事涼涼。忽然想起馮驥才小說《神鞭》中傻二說的一句臺詞:祖宗的東西再好,該變也得變! ——楊建英
每年新年一過,南方沿海城市的老板、經理們只為一件事鬧心,這就是“用工荒”問題。于是,有每天跑到勞動力市場打探情況的、有電話咨詢政府相關部門的,總之,都有些沉不住氣!據說,有位老板獲取信息的方式很特別,既不走訪也不問詢,而是每天到家門口的菜市場轉一圈——沿海用工大多來自云貴川等地,這些地方是“嗜辣區”,因此,那位老板走進菜市場看看辣椒銷售情況便大致能判斷出外來務工人員的涌入啦。
當然,這只是一則趣聞,說與朋友聽,他笑了笑回道:“這都是幾年前的舊聞了,所遵循原理就是古典的‘一葉知秋’法則,太落后了,現在都用大數據,只需把車站、航空、旅館等的信息匯總一下,極簡便地就能得出人員流向情況,而且,得出來的數據更真實、準確、可信!”
上網查,所謂大數據就是:以容量大、類型多、應用價值高為主要特征的數據集合。最早應用于IT行業,目前正快速發展為對數量巨大、來源分散、格式多樣的數據進行采集、存儲和關聯分析,從中發現新知識、創造新價值、提升新能力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服務業態。
對于大數據這一新生事物,使我見識到其偉力就發生在當下“眼巴前兒”。筆者一篇寫冰雪的文章先發于報端、后現諸公眾號,正當我為朋友圈好友紛紛轉發而歡欣鼓舞時,一位朋友提醒我說:看,大數據顯示,瀏覽量已經突破十萬了(稍后短短兩天之內這一數據就突破了四十萬)!形勢著實喜人,但,短暫的興奮過后,也迅速歸于平寂。
數字是冰冷的,缺少人情味兒,還是傳統的含蓄表達彰顯溫情。
其實,就文章來說,即便大數據顯示瀏覽量過百萬,我覺得也遠不如“洛陽紙貴”來得傳神(洛陽紙貴說的是晉代左思《三都賦》寫成之后,抄寫的人非常多,洛陽的紙因此都漲價了;后比喻著作廣泛流傳,風行一時)。
又比如,說起阿勒泰去冬今春冰雪旅游的火爆。如果用數據說話,只需從旅游相關部門分分鐘就能獲取。但是,我們還是喜歡這樣的表達:謝霆鋒、蘇翊鳴等眾明星首戰將軍山雪場;“廣深”雪友包機到阿勒泰滑雪等。而南區我的一位老板朋友說:僅這一個冬天,這條街上就開了五六家足療室……
唉,時代在飛速向前發展,必然需要一種更加高效、快捷的預判方式與之合拍。那種“路有喘牛宰相不安”的樸素判斷方法,雖然人情味滿滿,但也很容易造成研判事涼涼。
就拿眼前的抗疫來說,靠著“健康碼”“行程碼”這兩項大數據,為我們戰勝疫情、出行工作帶來多大的便利呀!忽然想起馮驥才小說《神鞭》中傻二說的一句臺詞:祖宗的東西再好,該變也得變!
姥姥
◎誰也不知道一輩子有多長、有多久。姥姥的生命定格在2018年9月,定格在她生命中的第85個段落。在一生僅剩下的最后幾分鐘,即使病痛已讓她發不出一絲聲音,她依然費力地抬起那只消瘦的手,指著家、指著她永遠牽掛的孩子!時光的腳步不會因任何人與事而停歇,我們也終究會離開,只希望那時,我能像姥姥一樣,手提煙火、心懷詩情,坦然、無愧! ——吳鵬
那晚,開窗,寒氣撲面,窗外黑漆漆一片,偶有幾片雪花從眼前飄過,像是海面上渺小的白帆,轉瞬便消失得無影無蹤!那一刻,我莫名地惶恐,心上泛起一圈又一圈思念的漣漪!面對天地,不可推說逼于無奈,不可推說一切只是權宜之計,唯一推卸不得的是肩上的責任與親人的囑托!
姥姥離開我們已有三年,一直想提筆寫點什么,但總找不出合適的字眼,那一夜,我望著飄渺的天空,鼻翼泛酸、淚水在眼眶里涌個不?!f我最可愛的人都走了那么久,她的一生是否也有過茫然無助的時刻?
1933年6月,姥姥出生在江蘇省新沂市窯灣鎮官場村。我和她一起生活了20多年,卻從沒詢問過她的童年、少年、青年究竟是怎樣度過的!印象最深的,僅是從母親那里聽來的——“姥姥年輕時愛抽煙、脾氣臭,后來經漫長的生活磨礪,她的性格才漸漸變得柔和起來……”
1987年,外曾祖母過世,我和父母乘火車回江蘇祭拜,因為年紀太小,只記得自己一遍遍磕頭——江蘇鄉間的入葬習俗是外人向逝者磕頭、逝者的親人就得磕頭回禮。在后來的日子,姥姥總說:“知道嗎?當時,你可愛又淘氣,瘦瘦小小的特招人憐愛,連你小舅都會省下自己的糖果讓你解饞……”兩年后,姥姥帶著小舅從江蘇來到新疆,幫大舅看孩子,后來又照料上學的我……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從沒見她說一聲“累”、喊一聲“苦”!是的,沒人知道自己的結局,如果把什么都規定好了,就沒什么幸??裳?,不是嗎?我想,姥姥的一生是無憾的,生命、生活只有在特定的時候,才能被人感覺出它的美好!
回想逝去的美好,在我的腦海中始終浮現這樣的場景——姥姥從早到晚忙碌著煮飯、洗衣、收拾屋子,感覺在她眼中只有兒女子孫;每次打電話問候,她總會老生常談地詢問一切,仿佛我們的一切就是她的一切,冷冷清清又風風火火地為家人操碎了心……很多年后,不知道自己還會不會記起,在很久很久以前的無數個清晨與黃昏,身形矮小、單薄的姥姥還站在家門口眺望,眺望“可愛又淘氣”怎么還沒回來?好想念您啊……姥姥,我的娃兒也淘氣,您可曾看見?
還記得,姥姥走的前兩年總念叨兩件事——一件關于我兒子,夸他很可愛,還問怎么沒帶過來玩……說這話時,她的眼神略顯飄忽。我知道,姥姥那時一定是想起了我年少時的模樣;另一件則是關于我母親,“要好好疼你媽,她吃了不少苦……”原來,姥姥說這話是擔心自己走后沒人再像她那樣疼愛自己的“老姑娘”!
“汝安,則為之!”我鄭重承諾。
如今,每在思念“發酵”之時,我依然會淚流滿面——我知道,自姥姥離開的那一刻開始,母親余生的路再也牽不到媽媽的手了!而我,從今往后的日子一定要握緊母親的手,像姥姥所希望的那樣盡心守護。誰也不知道一輩子有多長、有多久。姥姥的生命定格在2018年9月,定格在她生命中的第85個段落。在一生僅剩下的最后幾分鐘,即使病痛已讓她發不出一絲聲音,她依然費力地抬起那只消瘦的手,指著家、指著她永遠牽掛的孩子!時光的腳步不會因任何人與事而停歇,我們也終究會離開,只希望那時,我能像姥姥一樣,手提煙火、心懷詩情,坦然、無愧!
外公
◎外公過世已有18春秋,如果他知道自己最寵愛的外孫女終于長大成人,獨自漂洋過海去遠方讀書,其內心一定會自豪!80年前的那個清晨,當16歲的外公一個人背著行李、揣著干糧、踩著一雙破草鞋穿越安徽黃山那崎嶇不平的山路,走到南京這座大城市時,他是不是也曾和我一樣對未來充滿了畏懼和無限憧憬……哦,快看——掛在天上的那朵白云好似外公的笑臉,溫柔又慈愛! ——楓小凌
“千年等一回,等一回啊……”在去往洛杉磯的旅途中,車上隨機播放的一首老歌,瞬間把我帶回到了上世紀90年代——
在我還是一個三四歲的小女娃時,總黏著外公看電視,他喜歡看“白娘子”,不知道為什么,我總錯過開頭那幾集。百思不得其解“白娘子到底怎么和許仙相遇的?”終于有一天,我忍不住了,搖著外公的胳膊問:“白娘子和許仙是怎么在一起的呀?”
也不知道小小年紀的我,懂不懂什么叫“在一起”。外公聽我這么問,笑得眉眼彎彎,臉頰兩旁的皺紋一顫一顫的,之后才開口說:“你竟然不知道前面的劇情?好吧,外公這就給你講講!”于是,外公收斂了笑容,借用說書人的口吻:“他倆的相遇啊,要從一把雨傘說起……”“然后呢?你再多講點嘛!”我崇拜地看著外公。
自那時起,我逮住機會就會央求外公講故事。他的腦袋里仿佛藏著一個巨大的“故事口袋”,隨時隨地就能掏出一兩個,讓我聽得如癡如醉!
有一回,媽媽來接我,見我坐在小板凳上聚精會神地聽外公講故事,她連忙背過身子,偷偷地抹了抹眼睛?;丶液?,我問媽媽怎么了,她輕輕嘆了口氣,說:“以前,你外公也是這樣給我們講故事的。他可厲害了,什么《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他都講得繪聲繪色,總能把我們逗得前仰后合,可就是這么一個博聞的人,卻曾因家境窘迫,十幾歲便走出山溝在外闖蕩……”小時候,我懵懵懂懂,并不明白媽媽話語中的悲傷,只覺得外公的故事講得好、字寫得好看!
那會兒,我的另一個嗜好就是看外公寫字。家里訂閱了《中國電視報》,每收到報紙,外公第一時間戴上老花鏡,把自己想看的節目和播出時間用紅色圓珠筆圈出來,然后,按照每天的播放順序工工整整地謄抄在筆記本上。外公的字寫得極為瀟灑、俊逸,哪怕寫到最后一筆“捺”,突然那支筆寫不出水了,他也會一絲不茍地重重地完成。我曾趁外公不注意,悄悄跑過去摸過那凹凸不平的字跡,也許這就是書本上所說的“力透紙背”吧!
聽媽媽說,外公年輕時的家業從學徒工干起,因踏實、勤奮,二十多歲便成了茶葉店的賬房先生。那時的賬房先生不同于現在的會計,有的只是算盤和紙筆。所以,除了精通算術,書法也是一位賬房先生的必備素養。正因毛筆字寫得太漂亮,鄉里鄉親都會請外公去幫忙寫對聯。閑暇時,親愛的外公還會如饑似渴地堅持閱讀。在他的書房有許多藏書,從《七俠五義》的連環畫,到大仲馬的《基督山伯爵》,應有盡有。待到年歲漸長,老花鏡也幫不上忙了,他才轉而把興趣投射到了電視劇上。如今,再聽到這首《千年等一回》,回想起外公給我講故事的溫馨場景,我的內心突然變得纖弱無比。外公過世已有18春秋,如果他知道自己最寵愛的外孫女終于長大成人,獨自漂洋過海去遠方讀書,其內心一定會自豪!
80年前的那個清晨,當16歲的外公一個人背著行李、揣著干糧、踩著一雙破草鞋穿越安徽黃山那崎嶇不平的山路,走到南京這座大城市時,他是不是也曾和我一樣對未來充滿了畏懼和無限憧憬……哦,快看——車窗外,碧藍色的天空像被水洗過一樣,掛在天上的那朵白云好似外公的笑臉,溫柔又慈愛!